联盟章程

第一章  总则

第一条 本联盟的名称为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(英文名称为Global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Consortium,缩写为GIIC)。

第二条 本联盟是由各国和地区的行业组织、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公司企业等自愿组成的,专注于推动智慧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国际性、行业性、非营利性社会团体。

第三条 本联盟旨在聚合产业生态圈,构建技术领先的物联网标准体系,促进全球智慧物联网的高质量发展。

本联盟遵守国家法律、法规和政策。

第四条 本联盟接受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。

第五条 本联盟的住所设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。

第二章  业务范围

第六条 本联盟的业务范围:

(一)开展物联网行业研究调查、政策咨询、需求分析;

(二)开展物联网标准制定,推动标准规范实施;

(三)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,搭建面向全球的产业发展和学术交流平台;

(四)开展物联网开源生态建设,推动开源项目开发、开源社区运营、开源技术支持和开源方案推广;

(五)开展物联网领域产品和服务的测试认证,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及新技术的应用示范;

(六)开展物联网领域人才培训、宣传推广; 

(七)开展促进智慧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其他业务活动。

第三章  会员

第七条 本联盟的会员种类为单位会员。

第八条 申请加入本联盟的会员,必须具备下列条件:

(一)拥护本联盟的章程;

(二)有加入本联盟的意愿;

(三)在物联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。

第九条 会员加入联盟的程序是:

(一)提交加入联盟申请书;

(二)经联盟理事会讨论通过;

(三)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联盟会员证书。

第十条 会员享有下列权利:

(一)本联盟的选举权、被选举权和表决权;

(二)参加本联盟的活动;

(三)获得本联盟服务的优先权;

(四)对本联盟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;

(五)自愿加入联盟、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。

第十一条 会员履行下列义务:

(一)遵守本联盟的章程,执行本联盟的决议;

(二)维护本联盟合法权益;

(三)完成本联盟交办的工作;

(四)按规定交纳会费;

(五)向本联盟反映情况,提供有关资料。

第十二条 会员退出联盟应书面通知本联盟,并交回联盟会员证。会员如无特殊情况超过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联盟活动的,视为自动退出联盟。

第十三条 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,经理事会表决通过,予以除名。

第四章  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、罢免

第十四条 本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,会员大会的职权是:

(一)制定和修改章程;

(二)选举和罢免理事;

(三)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;

(四)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;

(五)决定终止事宜;

(六)决定其他重大事宜。

第十五条 会员大会须有2/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,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。

第十六条 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。经理事会或者本联盟1/3以上的会员提议,可召开临时会员大会。

第十七条 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,每届3年,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联盟开展日常工作,对会员大会负责。

第十八条 理事会的职权是:

(一)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;

(二)选举和罢免理事长、副理事长、秘书长;

(三)筹备召开会员大会;

(四)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;

(五)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;

(六)决定办事机构、分支机构、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、变更和终止;

(七)决定副秘书长、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;

(八)领导本联盟各机构开展工作;

(九)制定内部管理制度;

(十)决定其他重大事项。

第十九条 理事会须有2/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,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/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。

第二十条 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。情况特殊的,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。

第二十一条 本联盟的理事长、副理事长、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:

(一)在物联网产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;

(二)理事长、副理事长、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,秘书长为专职;

(三)身体健康,能坚持正常工作;

(四)未受过刑事处罚;

(五)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。

第二十二条 本联盟理事长、副理事长、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,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,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,方可任职。

第二十三条 本联盟理事长、副理事长、秘书长每届任期3年,连任不得超过两届。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,须经会员大会2/3以上会员表决通过,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,方可任职。

第二十四条 本联盟理事长为本联盟法定代表人。

因特殊情况,由理事长委托,理事会同意,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,可以由副理事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。

法定代表人代表本联盟签署有关重要文件。

本联盟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。

第二十五条 本联盟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:

(一)召集和主持理事会;

(二)检查会员大会、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;

(三)根据理事会授权,处理其他重要事宜。

第二十六条 本联盟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:

(一)主持本联盟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,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;

(二)协调各分支机构、代表机构、实体机构开展工作; 

(三)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机构主要负责人,交理事会决定;

(四)建议办事机构、代表机构、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任,交理事会决定;

(五)处理其他日常事务。

第五章  资产管理、使用原则

第二十七条 本联盟经费来源:

(一)会费;

(二)捐赠;

(三)政府资助;

(四)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的收入;

(五)利息;

(六)其他合法收入。

第二十八条 本联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。

第二十九条 本联盟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,不得在会员中分配。

第三十条 本联盟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,保证会计资料合法、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。

第三十一条 本联盟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。会计不得兼任出纳。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,实行会计监督。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,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。

第三十二条 本联盟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,接受会员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。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、资助的,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,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。

第三十三条 本联盟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进行财务审计。

第三十四条 本联盟的资产,任何单位、个人不得侵占、私分和挪用。

第三十五条 本联盟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、福利待遇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参照相关国际通行规则执行。

第六章  章程的修改程序

第三十六条 对本联盟章程的修改,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审议。

第三十七条 本联盟修改的章程,须在会员大会审议通过后15日内,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。

第七章 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

第三十八条 本联盟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、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,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。

第三十九条 本联盟终止动议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。

第四十条 本联盟终止前,须在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,清理债权债务,处理善后事宜。清算期间,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。

第四十一条 本联盟经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。

第四十二条 本联盟终止后的剩余财产,任何成员不得侵占和私分,须在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,用于发展与本联盟宗旨相关的事业。

第八章  附则

第四十三条 本章程经2024年6月18日会员大会表决通过。

第四十四条 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联盟的理事会。

第四十五条 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。

English